您的位置 首页 世法哲言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十一至十五

善道称为习养道德、为大众服务的一种行境。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(十一)

     『 欲速则不达,行慢而失获,事理如是观,正住中道参,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,反之过紧则易于折。』

      不管你做什么事,如果不切合实际,过于太急、太快,往往不能成功,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、法度。如果速度太慢,往往又错失良机,达不到自己的目的。所以行慢而失获。凡是世间上的一切事理,都应该注意这两个正反不同的关键。那么,怎样做才对呢?这就要认真研究分析,取其适中,找到最佳的方法。正如琴弦一样,绷得过紧往往把琴弦绷断,那么,绷得过松就更不能出和雅之音,要不松不紧,恰到好处,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。世间上的万事万物,都要顺乎逻辑的事理,不偏不倚,然后去进取,这样就会很圆满地达到目的。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(十二)

     『对人才之取舍何别?天下之或优劣和合之因,所汇果也,为一体之和,不可分割之,由是见劣而不取或,优之何获,故收或而取优舍劣是为理也。』

      我们怎样去发现、分别和取舍人才呢?天下的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,并由此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和合整体,优劣好坏都汇聚于此,也就是说,每个人都有其缺点和优点,人人都各具所长、各具所短。因此,如果我们见到一点错误和缺点,就不去用这个人,那么,他的优点我们也就得不到开发了。所以,扬长避短,纠正或者尽力地去掉他的缺点,而运用他的优点,发挥他的长处,这就是社会和我们所要用人的真理。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(十三)

     『 凡事应三思之弗觉,体实而再行之,不可闻言而从,亦不可听之否虚,三思之下实施无道者,当进而穷根之研,欲觅高天彩虹而遇乌云之布,则疑于霞辉之弗成也,是为过失。』

古人有「三思而行,再思可矣」之说,实际上,光「三思而行,再思可矣」是不够的,在三思之后,还要具体去实践以观察真实效果,这也就是说,我们绝不可以听说一件事情就立刻不加思索地去办,而必须要加以认真思考和实践,但同时,又不能听到以后,马上就轻易地否定,认为虚妄不实,不去予以处理。如果在三思以后觉得没有道理,并且实际去做,也还没有行通,这时都不能马上丢掉,而要进一步去挖根究底。就正如我们想见到高空中的彩虹一样,如果说走到半虚空中被乌云所遮障,就认为是上面只有乌云,没有彩虹、这就是错误,如果继续努力向上,进入更高一层空间,突破乌云,彩虹就会出现,所以,做世间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。在任何因难之下,都要进而穷根究底,这样,最后就不会犯过失,就会处理好一切事情,完成好一切事业。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(十四)

     『 或生于福而弗识其福,乃处福忘逆之故也,身强以弗察其康,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乐也。』

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,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很好,但仍觉得这里不称心,那里不如意,牢骚满腹,自悲不意,这样的人主要是处在幸福里头而忘掉了逆境的原故。在幸福的时候忘了曾经经历的困难。就正如身强力壮的人往往不知道生了病后的痛苦一样,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,不珍惜自己强壮的身体,一旦生了病时,病卧床榻,动不能动,吃不想吃,这时候,他才知道健康的快乐和幸福了。

南无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( 十 五 )

      『 善知识者诸语皆收,诸识皆藏,归己为用,施之众或所益,原何来,善知本性为或而福,劣理作己批照,善道养德为或。』

    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,都是胸怀博大,心襟宽广,好话和坏话都听,好的知识和坏的知识都吸收。好的知识吸收起来丰富自己的才干,提高自己的能力,为自己所使用,以作对人类有益的事情。而坏的知识就拿来用以检查、对照自己,引以为戒,使自己不要去犯类似的错误。这样做,是因为善知识的本性是为大众而谋福利的,所以,为了给大众谋利益,将坏知识拿来作为自己的一种批照,检查自己的错误缺点,有了就改正,从而达到既有益于社会,又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的。因此,善道称为习养道德、为大众服务的一种行境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作者: xuefo

为您推荐

南无羌佛

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!

顶圣如来多杰羌佛第三世云高益西诺布,即是金刚总持,又名持金刚,为原始报身佛多杰羌佛降世,简称第三世多杰羌佛。

所知障

南无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七十六至八十

惊世之道,捷然取之,由缘未熟,时久淡之,群或共性,如是存之,若不恨时,久遗法之。

正知正见

南无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七十一至七十五

众取之利,不可追之,纳之必失。如建筑故,众皆造垒,房积滞之,购主稀之,屋无主之,三载见之,从业慎之。

道德品质

南无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六十六至七十

自满与之悲失号成器之大敌也,满其体面而弗愿降格求知,故为止步之敌,悲失于事无成所望,面业而弗于进取,乃为消然之敌也。

善知识

南无羌佛说《世法哲言》 六十一至六十五

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,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,因瞻何来? 强夺之理则非为理,故以非理而盖其私。

发表回复

返回顶部